近来年,夹江县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立足夹江茶叶种植规模优势,打响夹江绿茶品牌,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村民的腰包更加鼓了。
近日,记者来到海拔1000米的夹江县龙沱乡修文村,仿佛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春茶的清香伴随着温暖的春风迎面而来,真是沁人心脾。在这片青翠欲滴的绿色海洋中,有芳香诱人的有机茶、也有含苞待放的桃花,还有掩映在茶山之中的小洋楼……座落于山中一隅的修文村正演绎着一曲村强民富的和谐乐章。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修文村可是另外一幅场景。那个时候,山高、雾多、交通不便……诸多元素制约了修文村的发展。乡党委政府意识到了必须要做些什么来改变一下修文村贫困落后的现状。
“因为修文村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昼夜温差大,光照适宜。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发展规划。”修文村党支部书记郭强对记者说。
种植茶叶得到全村人的认可,一时间郁郁葱葱的茶树覆盖了修文村大部分土地,村民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但由于川茶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不高,阻碍了村民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规模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现状,乡上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并引进131和福选9号良种茶,同时邀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亲临茶园指导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在修文村的茶叶带里,太阳能杀虫灯的功效不可小觑。“这种太阳能杀虫灯是目前国内正在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这种太阳能杀虫灯可对茶树进行物理防治病虫害,避免化学施药,大大提升了茶叶品质,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指着不远处的太阳能杀虫灯,龙沱乡党委书记李勋自豪地说。
修文村里,几乎家家都在种茶,人人都会采茶。在这阳春三月,全村大多数人都在乘着和煦的阳光采摘春茶。千亩的茶山上,村民们巧手翻飞,一株株鲜嫩的春茶被采摘下来。王琴容告诉记者,到清明节以前,都是春茶采摘的好时节,我们一家2口人,全部出动来采茶叶了。今年春茶行情好,一斤一芽一叶的春茶大概可以卖到50-60元/斤,比去年涨了10%。一亩地大概可以出产100多斤茶叶。我家一共有8亩地,到今年清明节,我家大概可以收入4到5万元呢。
“原生态高山有机茶叶和良种茶叶的推广和发展,增加了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修文村的茶叶已经达到上千亩,全乡的茶叶已经达到15000亩。村民的腰包因此鼓了起来。尤其是县委、县政府出台夹江将要打造绿茶出口第一县的这个规划后,我们乡党委政府还积极联系外来企业家,在龙沱乡成立了夹江县蜀秀茶叶有限公司。目前,我们乡的茶叶已经通过部分渠道出口到了非洲,希望在未来的数年内。我们乡的茶叶能够自行出口其他国家,不再通过其他渠道。”李勋告诉记者。
修文村的茶叶发展,是夹江做大做强茶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夹江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26万亩,其中出口茶质量安全示范区核心区18万亩,农民人均种植茶叶1.1亩,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年产干茶3万吨,间接出口绿茶2.3万吨,出口产量位居四川省第一。今年2月19日,夹江华义茶叶生产的绿茶,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出口到了乌兹别克斯坦。
据夹江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未来,夹江茶叶将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组建出口联盟或集团,培育龙头企业,将更多的‘中国制造’‘夹江制造’带出国门。(姚蜀)